Home
Course
caseS
Activity
Q & A
DATA
will jw:总分332,提分12,冲分班学员
来源: | 作者:真经gre学员:will jw | 发布时间: 2019-12-24 | 122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一、备考背景


本人商科背景,英语水平一般,一年前参加过两次GMAT考试,最高分680。今年因为专业选择的原因开始备考GRE。大概是从六月开始接触GRE考试的,因为时间紧迫,月底辞掉了实习,专心备考。从七月初开始准备,8月23号参加了一战,V157还过得去,但是Q只有163,严重拉分。其实投入和产出确实都是成正比的,我一战80%的时间都是放在V上面,剩下的20%分给V和作文,所以导致偏科问题。二战洗心革面,因为V有一定的基础了,所以V和Q的练习量平均分配,于1011号参加了二战,又经过一个多月的复习准备,最后结果是V162Q170满分,算是很满意的结果了。成绩单见下图。



二、备考计划



我有个习惯就是做任何事之前都制定计划,然后按照这个计划坚持下去,这样的方法是非常适用于GRE的,因为这是一门需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再日积月累的考试。

备考前期,我基本是以掌握方法论和背单词为主。方法论方面,我是吸取了考GMAT的教训,直接报班。GMAT我都是自己看论坛上的心经、整理复习资料的。但是有个问题是,每个人的备考方法论都各有不同,看多了容易迷糊,而且心里也没有底,另外作为考试的一些解题技巧也可能忽略了,所以就决定直接报个班。机构选择上我就直接选择了真经GRE,因为GRE备考的江湖上都流传着巍哥出的刷题资料。一战我是上了阅读、填空和作文三门,前十天左右的时间,每天就根据课表的安排听课、做作业。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单词,其他心经、资料一概没看。刷题资料的选择上,我只选择了机经题:《填空机经1250》、《阅读机经260》、《数学回忆机经330》、《数学满分宝典》。

备考中期,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合理安排每天的刷题量。因为我是脱产备考,每天有充足的备考时间,所以一战给自己的量安排的很充实。大约是分为上下午、晚上三个学习阶段,一共4+4+2=10个小时,上下午以V为主,每个阶段填空3个section,阅读8篇,晚上刷少量V和作文。二战是分为上下午两个阶段4+4=8个小时,每个阶段填空3个section,阅读6篇,数学1个section。这样搭配是模拟考试,因为考试时V和Q是连接在一起的,保持大脑的连贯性。

备考后期,就是备考前两天的时间,我上GRE官方网站模考了一下,这样的目的主要是熟悉考试界面,因为这个界面和考试是一模一样的。个人认为初次参加考试模考是有必要的,因为GRE是可以跳题的,而且V有计算器,这些都是需要提前熟悉的,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手忙脚乱的。模考分数请直接忽略。二战我没有模考。
 



三、单词:必须掌握



单词可以说是贯穿GRE考试的重点了,我从备考看网课开始到考试前一天,每天保持背单词,一战考前3000词基本掌握90%,二战考前3000词掌握95%以上。单词在GRE考试中的重要性直接体现在V的大头填空上,如果连选项都不认识,何谈做题?

背词媒介选择上,我自己刚开始在公司的时候,抽空用的是纸质版的三千词,但是有个问题,我看纸质版不容易集中精神,因为灯光的关系很容易分神。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,如果也有类似问题的同学就推荐使用真经GRE自己出的3000APP。词书就是里面自带的3000词和镇考词。初学时我用的是正序版,感觉差不多之后就一直用乱序版。APP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不会的直接加入生词本,方便查看。这个APP我使用的时候才刚发布,存在一点小缺陷,但是还是十分推荐的。

背词方法上,个人认为GRE背词“点到为止,多次重复”即可。因为不需要主动输出,所以不用做到会发音和拼写,这样的话虽然有3000多个词,但是背词压力瞬间降低。多次重复就是前期多看,我自己是早中晚各3个list,刷题前背。这样下来每天坚持的话,效果显著,刚开始每3个list可能要花一个半个小时,后来基本上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搞定。二战的时候,我是早上和下午各5个list,也三四十分钟能刷完。


关于单词还有一个混淆的问题。因为毕竟平时背的时候并没有记住拼写,所以有些词长得很像,很容易混淆。对于这一类的词,我特地建了一个表格,平时也多积累多看看,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,部分内容见下图。

 





四、填空:全力拿下





填空和阅读各10题组成了一个完整的V section。但是就我个人而言,填空的难度要小于阅读。但这个难度小是建立在单词熟悉和方法论掌握得当的基础上。单词的准备要点已在上文写出。方法论上,我就按照GRE博哥的方法来。上完课后,我将其整理成了一张思维导图,方便查看,如下图。


这样的图是不能直接问别人要的,一定要自己整理。因为在整理的过程中,相当于又把博哥上课讲的内容重新消化了一遍,这样的产出才是自己的东西。

做填空的时候,我都会以每个section为单位计时,一刷时medium和hard难度的题基本超过10分钟,有些难的甚至超过15分钟才能完成。但是随着方法的掌握和单词的巩固,一看题目应该能马上反应出考点和逻辑标志词在哪,应该如何破解,所以到二战三刷的时候,每个section不论难度如何,我基本都在7分钟内完成。但是填空又不仅仅是刷题,尤其是一刷的时候,一定要复盘,不能盲目冲量。这个原理和GMAT也是相通的,整理错题产生的效用可能比做题本身还大。每次复盘错题,我都会标出,问题是出在单词上还是方法论的掌握上?如果是单词那就去更努力地背词。如果是方法论的掌握,我就会对应自己做的那个思维导图的其中一个部分,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。

考试的时候,我会先做完6道单双三空,然后直接跳到后面做完4道六选二等价题,这样做一是因为平时刷题的连贯性,二是便于把握时间,即在十分钟内完成所有填空。
 





五、阅读:策略应对





个人认为阅读是GRE中的棘手问题,不是因为读不懂,而是因为来不及。通读全文在GRE阅读中是行不通的,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、不同的题型来制定对应的策略。

关于文章类型的选择,小克老师也一直在强调,短文章才是重点,逻辑题次之,长文章最末。我在考试的时候也是采用了这样的先后策略,即先做完全部短文章,再跳到逻辑题,最后再

解决长文章。

 

关于不同题型的选择,课上也是有一套“见招拆招”的方法论,换言之就是碰到什么题型用什么方法来定位、解题等。根据老师要求,我也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,便于查看,见下图。个人认为这样类似数学公式的方法论帮助颇多,因为即使是文章内容千变万化,但是题型也就是这些,GRE的出题套路也万变不离其宗。同样,阅读的错题复盘也很重要,每次出错都要对着这些逻辑公式问自己,是没有识别出题型还是具体解题哪个步骤出现了失误?长期坚持下去,成效显著。


 





六、数学:不该失分





作为一战Q163到二战Q170满分的人,数学这块我应该最有发言权。我对自己失败原因的评价是刷题不够。这里的刷题实际上涉及了考点掌握、坑难题识别还有阅读理解三个方面。

考点是GRE数学的基础,这些在OG中有体现。如果对自己数学基础不是很有信心的同学,可以尝试上课,相当于把考点都过一遍,这样做题的时候就有底了。阅读理解是个制约考试分数的重要问题。一战我每个V section都来不及做,就是因为数学英语的表达没有掌握好,所以二战我就把《数学满分宝典》附录里的数学单词专门拉出来背。另外,一战我一直在做中文回忆机经的题,所以导致突然在考场上做英文的有些转不过来。二战前期我二刷三刷了回忆机经,考前就做《满分宝典》里的配套英文练习,这样在考场上没有异化感,每个section完成甚至还有5-8分钟检查。

其实GRE数学考点本身对于国人来说确实难度不高,都是小学、初中数学知识。真正的难点就在于部分坑难题和阅读理解问题。所以刷题资料用《数学满分宝典》+回忆机经即可。
 





七、写在最后





我备考的一路也算坎坷,从GMAT转考GRE,一共参加了四次考试,途中是一定产生过放弃的念头的,但总归还是坚持下来了,感谢有女朋友的陪伴和鼓励。我的一位大学老师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受启发,“先走对的路,再把路走对”。备考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是同等重要的,两者缺一不可。另外,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,再努把力,成功一定在不远处等你。